?新“算法”匠造新矩陣
——夏縣以“四主”實踐打造“新夏都·群治理”夏縣品牌
記者 楊紅義 楊 琳
用好“乘法”,引導數千個微組織向基層末梢立體多維傳遞正能量;
用好“減法”,以退出機制消解黨員消極行為“破窗效應”,從而增強黨組織向心力凝聚力;
用好“加法”,形神俱佳的黨建示范點層出不窮百舸爭流……
新“算法”,匠造新矩陣。今年以來,夏縣縣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及縣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部署要求,緊扣市委“一城兩區(qū)三門戶”目標和思路,通過開展組織主導、干部主抓、黨員主力、群眾主體等實踐活動,以朝氣蓬勃的“多元解法”,全力創(chuàng)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qū),努力打造“新夏都·群治理”基層治理夏縣品牌。
做好“乘法”——
2200多個微組織奏響群治共理“交響樂”
“這不‘五一’快到了嘛,下個月的直播主題就是宣傳夏都文旅,為咱們地方發(fā)展聚人氣、樹品牌?!?月27日上午,南大里鄉(xiāng)黨委、政府組織召開動員會,來自辛董村的“村播明星”安薇霞正在和直播圈的同仁探討交流。
手機變身“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自媒體時代,圈粉較多的網紅自帶流量,也有一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基于加強“直播圈”的培育引導,南大里鄉(xiāng)于去年8月開展了首屆“村播明星”評比活動,一批“懂農業(yè)、愛農村、愛農民”的本土網紅達人積極響應、踴躍報名。鄉(xiāng)黨委、政府通過播放量、點贊量、直播帶貨量等數據進行評比,最終評選出三星8名、兩星3名、一星1名,共計12名“村播明星”。在鄉(xiāng)黨委的積極引導下,各村村民還自發(fā)形成了直播圈,成為各地特色農產品銷售、政策宣傳的先鋒隊。
基層治理不是黨委政府的“獨角戲”,而是人人參與的“交響樂”。今年以來,夏縣縣委立足“群眾主體”,發(fā)力“人人參與治理、治理惠及人人”的“群治共理”,建立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正負清單。對全縣2200余個微小組、微專班、微團體、微圈子、微隊伍等各類微組織加強全面培育和引導,把每個車間店鋪新業(yè)態(tài)、每家每戶每個人都編入微組織,以群策群力推進群治群理,著力打響“新夏都·群治理”夏縣品牌。
“我做抖音好幾年了,目前粉絲人數達到1.9萬人,每場直播平均在線人數400多人。去年被評為‘村播明星’后,感覺更加光榮,也更加有責任,在直播賣貨的同時還不遺余力地開展村里文化活動、養(yǎng)老保險政策宣傳等直播,為黨和政府盡力分憂。”安薇霞說:“沒想到,開直播也能參與基層治理。通過直播間才藝展示,去年就帶動村民銷售西紅柿1000多公斤。同時,還吸引不少外地游客來村現場采摘,成就感還是很強的?!?/span>
“直播圈”“騎行圈”“合唱圈”……琳瑯滿目的微圈子,好像靈活運轉的“小齒輪”,精準嵌入基層治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力地帶動起村域發(fā)展的大能量。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阿哥阿妹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祝愿美好新生活”……1月17日下午兩點,尉郭鄉(xiāng)陰莊村文化廣場被圍得水泄不通,該村首屆“宏運杯”籃球友誼賽激情開賽。比賽中場休息階段,陰莊村合唱團上場助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讓人熱血沸騰。
2024年,運城護理職業(yè)學院充分發(fā)揮醫(yī)學院校優(yōu)勢和工作隊專長,在加強產業(yè)幫扶的同時,針對性開展精神文化與大健康幫扶,舉辦“送醫(yī)下鄉(xiāng)”系列活動、民俗文藝表演、籃球公益培訓,特別是成立合唱團,組織村民每周二、四晚上集體學唱經典歌曲。
“合唱團由工作隊員劉鑫擔任指導老師,他可是音樂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蓖鯊╋w說:“合唱團堅持舉辦,村里熱鬧起來了,鄰里關系更親了,大家心勁兒也更高了。這不,合唱團隊伍不斷壯大,已由最初的十幾名增加至30多名?!?/span>
做好“減法”——
清退消極現象發(fā)揮“間苗助長”效應
“老趙啊,你每月領著退休金,卻瞞著支部,和其他農村黨員一樣,每月只交一塊錢?”
“我年紀都這么大了,按時交納黨費就行,而且家就在農村,憑啥讓我多交?”
……
這段情景,出自夏縣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ABC系列教學片之一——《限期改正》。該微電影和《勸其退黨》《除名》,這3部情景劇微電影均由縣委組織部自導自演,改編自真實案例,每部時長10分鐘左右,一經上線,好評如潮。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來體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嚴肅穩(wěn)妥處置不合格黨員,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2024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中國共產黨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辦法》,詳細規(guī)定了組織處置的總體要求、概念和方式、原則等內容,并明確了可以不予處置的情形。該辦法的發(fā)布與實施,為各級黨組織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黨章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的有力補充。
《辦法》印發(fā)以來,夏縣縣委堅持把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作為強化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聚焦由誰處置、怎么處置、如何轉化等重點,積極探索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的具體措施和路徑。
縣委組織部緊扣“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黨員義務、不符合黨員條件甚至喪失黨員條件”等重點,創(chuàng)造性探索實行“三類七步雙審核”工作法:按照限期改正、勸其退黨、除名等三類處置意見,采取慎重啟動、調查核實、提出意見等“七步走”方式,依規(guī)穩(wěn)妥開展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工作。審批時,限期改正的,由支部初審、基層黨委復審;勸其退黨、除名的,由基層黨委初審、組織部門復審;確保組織處置慎重、穩(wěn)妥、嚴肅;再次是依規(guī)嚴肅處置。
對照《辦法》,運用“三類七步雙審核”工作法,尉郭鄉(xiāng)針對不合格黨員率先發(fā)力。
“某村一名預備黨員,2021年被黨組織接收,在預備期滿1年后可進行轉正,但因當時個人表現不佳、不積極參與村級事務,在黨員表決時未予通過,因而被延長1年預備期。但不巧的是,在2023年延長預備期滿1年后,該村因‘兩委’班子凝聚力不強被確定為軟弱組織渙散村黨組織,支部書記暫時缺位,黨員人數召集不齊,轉正事宜被暫時擱置。直到2024年年初,鄉(xiāng)黨委下派支部書記重新開展工作,通知本人參加黨員大會研究轉正事宜。”尉郭鄉(xiāng)組織委員席國棟說:“然而,在陜西西安打工的他心有不滿,拒不回村參加轉正會議,我們發(fā)動村‘兩委’干部以及其本人家屬等反復溝通協(xié)商,該同志仍無正當理由拒絕參加表決,對黨組織全無敬畏。之后,支部按照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程序要求決定給予其限期改正,改正期限6個月,但該同志對支部決議心存不滿,在限期改正期間提交了退黨申請,并放棄了其預備黨員身份?!?/span>
截至目前,夏縣各級黨組織對照《辦法》所列的3類15條情形,以支部為單位逐一進行排查,累計給予批評教育和組織提醒35人,限期改正30人,勸其退黨1人,除名1人。這一工作法得到省委組織部高度評價,目前已在全市推廣。
做好“加法”——
層出不窮典型示范實現梯次推進
“千年古村落,爨氏發(fā)源地”。走進瑤峰鎮(zhèn)爨村,在爨文化廣場南側,一座長90多米、高12米的灰白色調形象墻蔚為壯觀;廣場西側,長85米、寬6米的爨美食一條街已完成場地清理,即將開工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對面,正在建設中的露天戲臺及配套用房已完成大半,呼之欲出;爨村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yè)園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一街一園一廣場,“爨字號”項目井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特別是,創(chuàng)新延伸“爨字頭”飲品、面點、文創(chuàng)等產品豐富多彩,“爨友之家”農家樂等文化體驗綜合體推出的粉漿飯、柴火燉土雞等特色美食,構建起爨主題食旅體系,受到市場青睞。
早在2021年,爨村就著手對全國獨一無二的爨文化進行活化利用,但由于各種原因半途而廢。去年以來,以入圍全市首批26個千年古村落為契機,在鎮(zhèn)黨委的支持幫助下,該村黨支部重整旗鼓,舉全村之力全方位開展新一輪爨文化傳承保護。
“在文化傳承方面,今年,我們在利用農家小院傾力打造農文旅項目‘爨友之家’的同時,還將以夏縣衛(wèi)夫人書法藝術周為契機,以毛廣淞爨體書法藝術館為平臺,開展爨體書法交流互動,弘揚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膘啻妩h支部書記高原說:“立足文商融合,我們共爭取政府扶持資金70萬元,招商引資1000萬元,開工建設的爨村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yè)園項目,預計今年7月投入運營,提高村集體收入的同時,可為爨村及幸福里小區(qū)居民提供100多個就業(yè)崗位。另外,還規(guī)劃建設游覽型的日光溫室采摘大棚50畝,種植草莓、甜瓜、西紅柿等供游客采摘,打造家門口的都市田園。”
近年來,夏縣堅持“試點探路、以點帶面、梯次推進”的工作思路,選取水頭鎮(zhèn)水頭村、廟前鎮(zhèn)吳村等為試點單位,集中力量打造綜合示范點,先行開展典型示范,構建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實現基層治理新突破。作為綜合示范點之一,爨村“兩委”班子挖掘弘揚爨文化,積極打造千年古村落標志村和鄉(xiāng)村振興樣板村,作出了很好示范。
無獨有偶,另一個示范點——水頭鎮(zhèn)水頭村也表現不俗。
水頭村位于侯平高速夏縣出口處,是水頭鎮(zhèn)政府所在地。全村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5公里,方圓12.5平方公里,共有10條主街道。
與一些大型村莊的“尾大不掉”形成反差的是,水頭村“大到村莊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小到貓狗等動物如何管理,一切都井然有序”。“管事靠制度,管人靠機制,一切靠民主?!贝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喜財說。
近年來,水頭村充分發(fā)揮區(qū)位優(yōu)勢,在中心街建成高標準門面房120間,使得村集體每年穩(wěn)定收入30萬元。依托沿涑水河田園風光示范帶,推進發(fā)展集休閑、娛樂、小吃于一體的民俗風情街項目,著力實現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70萬元。
打造萬畝優(yōu)質小麥基地,做大做強饅頭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果蔬面花,成立夏水饅頭工作室,注冊“夏水”饅頭商標。13名黨員引領外出蒸饃110戶,每戶年均增收10萬元以上;18名黨員領辦了西莊果蔬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晉雪西瓜種植、俊杰糧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平均每畝收入兩萬元,輻射帶動1600余名村民就近務工。
在村風民風建設上,水頭村創(chuàng)建“星級文明戶”,先后承辦三屆“夏都饅頭文化節(jié)”,連續(xù)10年組織舉辦“村晚”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把身邊的好人好事、創(chuàng)業(yè)典型、發(fā)展事跡,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再現在群眾面前,用榜樣的力量促使鄉(xiāng)村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
基層治理,“風景這邊獨好”?!跋乱徊剑覀儗⒄J真落實市委創(chuàng)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qū)動員部署會及推進會會議精神,進一步樹牢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理念,用好‘四主六化五定’工作舉措,打響‘新夏都·群治理’夏縣品牌,以高水平黨建引領高效能治理、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為凝心聚力建設‘一城兩區(qū)三門戶’貢獻夏縣力量。”夏縣縣委書記、縣長李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