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晉部隊某基地加強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確保官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傳承紅色基因 鍛造忠誠勁旅
“我軍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各種艱難困苦、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最根本的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能變的軍魂、永遠不能丟的命根子……”8月1日,駐晉部隊某基地雷達站理論教育講習所異常熱鬧,10余名理論骨干圍繞習主席《加強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確保官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文章組織學習研討。大家一致表示,要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在新的起點上把革命先輩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努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而不懈奮斗。
在旅團單位建設理論教育講習所,是駐晉部隊某基地加強基層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的有效做法。在上級機關的指導幫助下,雷達站理論教育講習所初具規(guī)模,站領導、理論專家、基層理論骨干和流動基層代表共同構建的理論教育講習所,針對上級要求和官兵需求定期開展專題研討、理論備課、送課到一線和網(wǎng)上答疑活動,構建了理論學習的前沿陣地和強大磁場。
由于講習所既聯(lián)通上級要求,又直達基層需要;既有理論專家的高度,又有基層代表的親和度,很好地發(fā)揮了火種效應和輻射效應,深受官兵喜愛。
該雷達站黨委將發(fā)揮好理論教育講習所作用作為強化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抓手,將理論學習與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統(tǒng)籌考慮、一體謀劃,打造理論、黨史、實踐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讓理論牽引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讓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支撐理論理解,最終向?qū)嵺`轉(zhuǎn)化,由實踐檢驗。
“我們不僅要注重大塊時間的運用,還要盯緊碎片化時間?!痹谝淮螌W習研討會上,大學生士兵陳毅談到,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要尊重官兵信息獲取方式的新變化,善于分散化、靈活化,以小故事的形式,讓大家隨時可學、處處可學。
陳毅的發(fā)言受到大家的重視,以此為起點,100余個黨史軍史故事列入講習所宣講范圍,并錄制成視頻。這些故事短小精悍,有很強的教育和指導意義,官兵們運用碎片時間,打開手機就能看,3到5分鐘就能學習一個故事,成為了官兵的隨身課堂。
“南昌起義第一槍,三灣改編建連上,上杭古田放光芒,人民軍隊永向黨……”在某陣地,理論教育講習所成員焦雅鑫中士,正在演繹著自己剛剛創(chuàng)作的快板,兩分鐘的一個小段,贏得了官兵們陣陣喝彩。將黨的理論和黨史故事結合,進行“濃縮”“翻譯”,以官兵喜聞樂見的快板、順口溜、歌曲、朗誦等形式展現(xiàn),是雷達站理論教育講習所又一成功的探索。
該雷達站政治委員張震指出,在上級機關指導下開展的理論教育講習所效果非常好,源自官兵、來自一線的理論教育講習所成員,在理論和黨史軍史宣講中,能夠精準把握官兵的活思想,找到帶露珠、冒熱氣的事例,善用官兵的語言去傳遞,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融入度,為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翻開了新篇章。
“井岡山時期,紅軍的生活是十分艱難的,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同時還面臨反動勢力的鎮(zhèn)壓,但那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飽滿的……”在雷達站禮堂,一堂合唱隊的訓練課正在進行。與以往不同,在歌曲教唱前教導員高文皓,帶領合唱隊全體人員回顧了《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相關的歷史故事。合唱隊隊員孫勛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學習歌曲,大多學的是樂理和音準,因為不了解歌曲背景和相關歷史,在感情上很難把握。今年,我們在學唱歌曲中加入了相關黨史軍史的學習,使我們對歌曲的把握更加準確了。”
傳唱革命歌曲是雷達站在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中的一大抓手。該站在傳唱革命歌曲中堅持創(chuàng)作背景、歌詞含義、黨史故事和歌曲演唱的結合融合,讓官兵在學習歌曲的同時學習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并積極開展“我把黨史唱給你聽”傳唱大賽,進一步激發(fā)廣大官兵學習黨史軍史、傳唱革命歌曲的熱情。
指導員趙曉明說:“這樣的學習方式深受官兵歡迎,現(xiàn)在很多經(jīng)典革命歌曲已成為官兵們工作之余爭相傳唱的曲目,成為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最生動有效的教材?!?/p>
該雷達站負責人指出:“歌曲是高度凝練的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每一首歌、甚至每一句歌詞都是對歷史和光榮傳統(tǒng)的記錄,以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為線索,精選黨在不同發(fā)展時期的經(jīng)典歌曲,把學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與歌曲傳唱結合起來,有利于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形式更豐富、效果更突出?!?/p>
鄧偉強 路俊